top of page

孩子每次做功課都只能安坐一分鐘,怎麼辦?


家長要減少環境的刺激!

無論是家長在家中想與孩子做練習,或是治療師/老師跟孩子上課,環境刺激都是我們的一打敵人!👿


你有沒有試過“Work From Home”時,被新聞報導吸引了?又或是明明很專心工作,但當你看到朋友的“whatsapp”在電話螢幕彈出來時,就馬上「分心」去了回覆?即使是更有自控能力的成人,也未必抵擋到環境刺激,更可況是孩子呢?


究竟有什麼屬於環境刺激呢?💥


  1. 電視機/收音機/課室或房間外的聲音

  2. 房間/課室的佈置

  3. 窗外的燈光/經過的車輛、飛機、小鳥

  4. 檯面上的其他物品

  5. 風扇/冷氣聲音

在可行的情況下,當成人希望孩子專注一個活動時,應減少身邊的環境刺激。例如,家長應為孩子在家中訂立一個固定的「學習角」,附近的佈置盡量簡潔,檯面上不擺放其他物品。而孩子做練習時,也應盡量避免開著電視(即使電視不是在同一房間內),減少環境中的聲音。


「你咁講,唔通我要刪埋門窗、唔開風扇、唔開窗簾咁先可以同個仔做練習?」


當然有一些環境刺激是我們不能避免,但當我們了解到什麼是環境刺激後,下次你的小朋友做功課時突然凝望著窗外,你可以不用如以往般馬上責罵:「快啲專心,出面有咩好望?」反之,嘗試了解孩子是受到什麼環境刺激而「分心」了。其實窗外飛過的小鳥,真的比面前的書本吸引,所以也不用太責怪孩子,可以考慮一下這樣回應:


「係喎,出面有隻雀仔飛過,佢係麻雀嚟喎!不如我哋做完功課之後一齊數下天空上面有幾多隻麻雀?」☁️


當孩子覺得被明白後,他會更樂意聆聽成人的說話,也就自然比從前更專心完成練習了!❤️



Comentários


不想錯過最新帖文和教材,馬上訂閱!

已成功訂閱!
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
© 2020 by thelittlemissfeather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